都不要争了,辣椒又不能当饭吃
▲电视剧《白鹿原》中把大家都看馋了的陕西油泼扯面,
是香喷喷的辣子和劲道的面条互相成就的美味!
微博上一直有一个 #什么地方最能吃辣# 的话题,吃瓜群众纷纷出来维护各家省份尊严,在评论区一争高低。
“我们弗兰人自带泡椒属性!”
“重庆人表示一顿不吃辣,就不精神!”
“你们说在说啥子?我四川人会怕辣?”
“作为贵州人笑而不语。”
“江西人表示也笑了。”
作为一个钟情辣味的人,我一直认为历史上将辣椒引入中国是非常伟大且智慧的决策。毕竟在辣椒时代到来之前,人们都是用花椒、茱萸以及成熟的芥菜来调试“辛”的口感。
最初,它被当做一朵花
辣椒在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起初被当做一种 观赏性植物 ,《遵生八笺》中写道“番椒,味辣色红,甚可观”。而“辣椒”这个词,是在汤显祖《牡丹亭》“冥判”一回中,作为38种花卉中的一种首次亮相。
▲ 将成熟的辣椒扎在一起,挂在房前屋后,
既可以有效储存食材,又是一抹亮色。
直到怀才不遇的辣椒走到了长江中上游,遇到了无辣不欢的湖南人,让老干妈走出世界,走向宇宙的贵州人,和如今用川菜与火锅统治中华的川渝人,以及令周黑鸭遍布全国各大车站机场的湖北人。 辣椒这才一朝咸鱼翻身,成为了量产蔬菜。
根据我国各地方县志对于辣椒最早的记载,辣椒在我国的行走路线十分曲折。在浙江成功登陆的它,稍事整顿直接北上到了辽宁、河北,接着又南下来到了湖南和贵州。从此,辣椒便开始了追随着调职的官员、行走的商贩、迁徙的居民在中华大地四处安家的生活。
浙江菜,留不下的,只有辣
辣椒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明明 最先从浙江一带靠岸登陆 ,却没有在这大放光彩,反而是在内陆大展拳脚。只因浙江人常年保留着早在两宋之交时形成的 “嗜甜” 爱好,轻易不愿意改变。
作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地处平原丘陵区,可以大面积发展种植业和渔业。食材丰富,自然 更偏爱食材本身的味道 ,认为 糖可以提升鲜度 ,却不会掩盖食物的原味。而且江浙一带沿海,即便在战乱时期, 获取食盐也比内陆容易 多了。辣椒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实在有限,自然远走他乡,寻找新的用武之地。
▲ 梅干菜扣肉是绍兴菜的典型代表,
传统的做法是用姜、酱油、糖等来调味,入口软嫩,肥而不腻。
但鲁迅先生却酷爱加入辣椒烹调。
但是作为绍兴人的鲁迅先生却酷爱食辣,甚至用 加入辣椒的梅干菜扣肉 来招待友人。所以说吃不吃辣,能吃多辣,还是要看个人口味。尤其在人口大幅度流动的今天, 地域对口味的限制越来越小 ,而辣椒也踏上了征服更多人的新旅途,开拓更大的版图。
川菜,你变了,你本来是不辣的
▲ 准备辣椒面,需要不停的翻炒,
使得辣椒受热均匀,激发出香味。
用麻婆豆腐、回锅肉和担担面俘获世界人民胃口的川菜,好像印象中就应该是由红红绿绿的辣椒组成的。但其实, 辣椒传到四川的时间甚至要晚于不爱吃辣的广东 。姗姗来迟的辣椒在川菜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才是近100年的事情。
你可能想象不到, 古代居住在四川盆地的人是嗜甜的 。四川盆地作为甘蔗的主产地,榨取的 蔗糖 在很长时间都是调味料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作为一个四川人,却爱好甜甜的东坡肉了。
▲ 苏轼虽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却十分喜爱红烧肉,也留下了“东坡肉”的典故。
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长江中上游一带,气候湿热,又多山地,一方面 适宜辣椒的生长 ,种的多吃的多,人们逐渐 适应了辣味的刺激 ;另一方面,辣椒恰好有不错的 驱寒排湿 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抵御冬季的湿冷 。
自古便是“天府之国”的四川,在经历了战乱、饥荒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之后,新鲜粮食蔬菜短缺,加上食盐获取困难,使得 辣椒凭借出色的防腐和刺激食欲的能力在众多调味品中脱颖而出 ,渐渐征服了大众的胃口。如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但对于辣椒的“瘾”却难以戒掉了。
凭借麻辣小龙虾闻名的北京簋街,
霓虹闪烁下到处都是对辣椒“上瘾”食客。
不过相较于偏好酸辣的西北菜,辣的直接爽利的湖南菜,在当代川菜中仍能隐约看到流传下来的甜蜜口感,在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和甜烧白中我们还能品尝到辣中透出的甘甜。
海南辣酱,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在印象中,海南人的饮食习惯应该和广东人一样清淡,品品靓汤,吃吃早茶,似乎怎么都和辣椒不沾边。但实际上,用产自海南文昌和陵水一带的海南黄灯笼椒制成的辣椒酱,会 辣到让人怀疑人生 。
▲ 海南黄灯笼辣椒酱
它没有我们熟悉的红辣辣的颜色,泛着淡淡的金黄色,明明看起来人畜无害,却威力十足。在海南街边 吃各种粉和面条的小铺 桌子上都会摆一瓶,只需挑上一个筷子尖,配上一口粉,就会辣得鼻尖冒汗。
实际上,海南本地也喜欢用 辣椒盐拌着芒果、菠萝、番石榴等热带水果 ,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水中混着咸辣的味道,食感层次丰富又细腻。
这么看来,海南人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吃辣。辣椒酱也是 海南的特产 之一,爱吃辣的小伙伴,去海南看海吃水果的同时也别忘了尝尝。
中国“食辣”版图
不过食辣的主力军,更多的还是来自川渝云贵,这里也一向不缺乏味道十足霸道的辣椒。辣椒 喜温喜光 ,偏好 微酸性土壤 的特质,都注定它要在长江沿线生根发芽。
▲剁椒,怕是贵州家家都有的配料
居住在这里的人也喜食辣,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对中国饮食辛辣口味进行分析后,绘制出了 中国“吃辣”版图 。
贵州的辣,种类齐全,辣得刻骨铭心,让人想起来胃就会一阵绞痛; 云南 的德宏拥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种,那就是云南象鼻涮涮辣,辣度是朝天椒的20倍~30倍; 湖南 人好用新鲜辣椒或者干辣椒炒菜,无辣不欢; 湖北 各地市辣菜介于干辣和麻辣之间,家家户户热爱辣味; 江西 有个地方可能是全中国吃得最辣的地方,那就萍乡市,这地方煮粥、炖汤都要放辣椒; 广西 气候十分适合种植辣度高的辣椒,辣椒是人们生活饮食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广西螺蛳粉,酸辣的汤底调和着“臭臭”的酸笋
食辣,是像打怪升级一样的进阶过程
辣味并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是口腔中产生的一种 刺痛感 、 灼热感 ,所以一旦口腔适应了这种感觉,就会觉得自己更能吃辣了。
辣度是通过史高维尔指数(Scoville Heat Units)来测评的,是指 多少滴水才能将辣椒素完全稀释到没有辣味的程度 。目前最辣的辣椒,是今年在英国切尔西花展上展出的龙息辣椒(The Dragon’s Breath),它的指数高达248万,叫这个名字可能因为 辣的灼热感像龙喷出的火 。它已经成功超越了卡罗莱纳死神椒,登上 辣度榜的榜首 。
▲龙息辣椒,辣的灼热感大概像龙喷出的火
辣椒界要是也有高手排行的话, 龙息辣椒绝对是独孤求败级别的 ,无招胜有招,数丈之外杀敌人个措手不及,却苦于找不到实力相近的对手。
▲数据根据知网相关辣椒研究论文整理
放眼国内的辣椒,顶级高手一级,还是要看 云南的“涮涮辣” 和 海南黄灯笼椒 ,辣度指数高于100,000的它们都是江湖传说一般的存在。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承受它带来的灼痛感,辣到这种程度食用新鲜是几乎不可能的, 只能做成酱料来佐餐 。
一流高手,是 鸡心椒 、 朝天椒 和 海南小米椒 之流,指数在10,000至100,000浮动。大部分人品尝过后, 会被辣椒碱刺激的流下眼泪和鼻涕 ,而能忍受下来的人也充分具备了与顶级高手过招的资质。
二流高手当属在 广西南丹 落户的 长角辣椒 ,辣度指数介于1,000至15,000之间。受它一招,口腔内的 刺激和灼烧感十分明显 ,只有半数人可以忍受。
三流高手,大概是指数介于500到1,000的 牛角椒 。以一当十,微辣中隐隐透着一丝甘甜,是锻炼食辣能力的第一步,其中尤以 福建宁化 一派最负盛名。
新手,应该是胖乎乎的 甜椒 ,指数接近为0,老少皆宜,不需要任何食辣的经验就可以完全接受。清脆的甜椒配上煸香的肉丝,乃下饭之利器。
青椒配肉丝,下饭之利器
哪怕同一种辣椒,不同部位的辣度也是不一样的。有学者研究发现, 辣椒的胎座辣度大于果肉大于种子 ,此外 果实的顶部辣度高于中部和基部 。翻译成人话就是说,辣椒的白筋很辣,比果肉和籽都要辣,不能吃辣就赶快把它剃掉。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6/)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