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对重心转移的思考

[複製鏈接]

311

主題

1

好友

110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2024-3-17 11:03
  • 簽到天數: 904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46
    金錢
    7827
    威望
    1100
    主題
    311

    文章勇士 中學生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高中生 文章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7-10-6 09:15:50
    刚开始打球练正手攻球和拉球时就了解到重心转换。于是引拍时,努力把重心蹬向右脚。几乎把重心全压到了右脚,左脚完全是虚的,同时,重心还有个很大的下降 (大约十几二十公分)。 然后挥拍时,右脚努力蹬地,把重心再蹬上去,也尽量蹬回左脚。 这样练的时候,总是感觉非常别扭,非常吃力。练上一小时右腿膝盖和肌肉就会酸痛。还有蹬右腿挥拍时,总感觉只能向上蹬,很难把身体推往左脚。
      后来不断体会和尝试,找到了症结所在。一是重心的起伏太大,引拍时下去,挥拍时蹬起来。这个身体重心的升降运动对击球并没有太大帮助,完全是在高负荷地练 右腿肌肉。而且把90%的蹬地力量都消耗在了推升身体重心上面,严重浪费体力,也削弱了传递到球拍上的力量。 另一个问题是引拍时重心右移太过。当重心完全在右脚上方时,自然就只能把身体垂直向上蹬。这是由物理规律决定的。只有重心任然在右脚的左边时,才能用右脚 把重心蹬向左边。
    于是在以后打球时,注意控制引拍时重心下降的幅度和右移的幅度,终于慢慢地“会拉球”了。在球友看起来,我的拉球动作已经比较规 范标准了,实战中也经常可以靠拉球得分了。但我自己总感觉还是比较吃力,没有找到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我想是因为缺乏练习(那时打乒乓球才不到一年),打 得多了应该能达到那种程度。
      到现在又打了一年多了。期间有大半年主要练反手,但正手也一直在练。感觉反手发力比较协调,腰腿的力量能很顺畅地传递到手臂产生鞭甩的感觉,击球时能加上 全身的瞬间爆发力(其实也只用六七成力),能感觉到击球瞬间球突然变得很沉,吃球很实。并且反手拉球在比赛中使用率和命中率都比较高,对方也感觉球很冲很 转,经常压不住。反手拉球也成为我的主要得分手段。但正手却没有太大改善。主要问题一是感觉不够顺畅,二是引拍动作有点沉重,所以只有位置合适的球才能腾 出时间来做好这个“沉重”的引拍,拉出一定的质量。
      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整和琢磨,我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就是--跟刚开始碰到的问题一样,还是因为重心的起伏和平移太大,但上一次的校正不够彻底。尤其是引拍时,重心向后向下运动过 多。制造这样的反向运动要消耗力量和时间,引拍结束时要止住这个向后向下的惯性,也要消耗大量的力量和时间。这就是引拍太“沉重”的原因。就好比滑雪。甲 是静止站在平地上开始往前滑,而乙站在斜坡上,先面向坡顶倒着往后(下)滑动,然后再制动,然后再向前向上滑动。可能甲5秒就可以加到一定的速度,而乙则 明显要吃力得多,30秒后还不一定能达到甲5秒后的速度。
      我尝试在引拍时,尽量减少重心的下降和右移,而强调向右的拧腰和右腿的蓄力,挥拍时,也减少重心的上升和左移,加强右腿向后的抓地(是抓地而不是蹬地)和展腰,效果很明显,发力非常轻松和集中。更重要的是,由于引拍不在“沉重”,很多以前感觉来不及引拍蓄力的球,现在都能轻松上手了。 最近一周,对阵一年多来自己一直很下风的对手,居然保持全胜了。回头再仔细观察我喜欢的张继科和马龙的动作,感觉就是这种机制。
      想想其实原理也很简单。人体所能发出的力量是一定的。如果很多力量用在推动身体上,那最后传递到球拍上的就少了。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要做到发力集中,一是要挥拍时减少重心的移动,二是把蹬腿转腰的力量有效地传递到手上。当然,有时候为了击球的稳定和其他原因,在某些情况下重心的移动是不可避免的。
      高手们请指点。我先这样练两个月再看效果吧。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6 22:30 , Processed in 0.02244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