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0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產后子宮復原N個妙招

[複製鏈接]

9722

主題

2

好友

7183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該用戶從未簽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13724
金錢
15890
威望
7183
主題
9722

文明人 回文勇士 文章勇士 實習版主 附件高人 推廣 女生勳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10-23 01:33: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黄容 於 2012-6-18 04:14 編輯

  img201206061639550.jpg
   “哇……”隨著寶寶一聲響亮的啼哭,媽媽終于長出一口氣。總算“不辱使命”,把折騰了10個月的小家伙帶到了人間。  
  在漫長的40周里,寶寶“住”的小房子一子宮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漸漸變大。媽媽也許想象不到,寶寶從一棵小種子長到幾斤重,子宮會比原來大十多倍,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日寸的1000克,功能和外貌都變得大不相同!  
  子宮為了容納尊貴的小“客人”,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會變得溫厚、柔軟、血液充足,形成一個空心大肉球。而“嬌客”分娩之后,子宮一下子變成了一個空房間,要恢復到最初的狀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媽媽悉心呵護。  
  2個月“恢復”期    
  對女人來說,子宮很堅強,它可以用超強的耐力孕育新生命;子宮也很脆弱,它需要4"6周逐漸復原,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子宮的恢復包括三方面: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其中有時可部分沒恢復好,都會對媽媽的健康不利。  
  子宮體持續收縮  
  把手放在腹部,能摸到個很硬的球形,這就是子宮體,胎兒胎盤娩出后它的最高處和肚臍的水平同高。子宮體的恢復主要靠收縮,生產時子宮需要不斷收縮將胎兒和胎盤擠出;分娩之后子宮會進一步收縮,將血塊不斷擠壓排出,子宮體積也會慢慢縮小,摸到的球形逐漸縮小到最初并降入小盆骨腔內。    
  宮頸“閉門”修身  
  分娩剛剛結束時,由于充血、水腫,宮頸會變得非常柔軟,宮頸壁也很薄,褶皺得像皺紋紙。7"10天之后,宮頸內口會關閉開始“內部”修復。一直到產后4周左右,宮頸才會漸漸恢復正常。  
  內膜再生  
  分娩后,胎盤和胎膜會完全與子宮壁分離。這時候,從子宮內膜的底層,會再生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產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盤附著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宮腔都會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  
  Tips:產后輕運動  
  分娩后,除了子宮要恢復外,骨盆腔組織也要恢復,否則,下半身會有下墜感,容易腰酸,同時也容易引起尿失禁的毛病。骨盆組織的恢復,必須避免下半身,特別是下腹用刀,像搬重物、下蹲的動作,在生產后半年內應盡量避免,不過進行一些產后運動,比如腹式深呼吸,以及在產后一周躺在硬床上進行抬腿、提臀,或膝胸臥式運動,則能使子宮和下腹有效收縮和復原。  
  子宮恢復也“偷懶”     
  子宮要完全恢復健康需要相當一段時間,這需要媽媽精心照料。一旦照顧不周,就很可能出現子宮收縮不好、還是很大很柔軟、遲遲不恢復到最初的模樣、褐色出血持續不斷等子宮復原不全的情況。  
  血量猛增如果子宮恢復不好,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殘留有胎盤時,子宮就會被血塊填塞。這樣會“連累”子宮平滑肌停止收縮,造成子宮收縮不良,有可能會引起大出血的危險。  
  這是產后子宮恢復不全最突出的表現,在產褥期最容易發生,媽媽們要特別注意。  
  突然長出“小肚腩”有些媽媽生完寶寶后,小腹時無法消除,這常常是由于寶寶個頭兒很大,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松弛,以至于無法縮小。其實,大多數媽媽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  
  不過,如果在自檢的過程中,產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團東西,就很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或子宮肌瘤引起的,當然還要看出血情況。  
  干擾呵護的“夙敵”    
  其實,子宮很委屈。并非它有意“偷懶”,不認真恢復,實在是遭遇一些難對付的“夙敵”,有些“招架不住”。  
  1、胎盤或胎膜殘留于子宮腔內。如果胎盤或胎膜剝離不完整,就會出現持續出血,有時還可能大量出血。  
  2、子宮蛻膜脫落不全。蛻膜一般在產后一周左右脫落,如果脫落不完全,容易引起晚期產后出血。  
  3、合并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癥。如果分娩后護理不當,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也會長期出血。  
  4、子宮過度后屈,惡露不容易排出。  
  5、合并子宮肌壁間肌瘤。子宮肌瘤影響子宮收縮,產后出曲量會增多。  
  6、如果產后排尿不利,膀胱過度充盈,也會導致子宮不能下降至盆腔。  
  7、倘若媽媽年齡較大、健康情況不理想、分娩次數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會影響產后子宮的復原。  
  快速復原N招鮮——     
  絕大部分媽媽生完寶寶后都能順利恢復。不過,要想恢復得又快又好,還需要媽媽們自己做點“功課”!  
  妙招一:及時排尿  
  產后,醫生常常會囑咐媽媽要盡早排尿,一般在產后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于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潴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后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產褥期別“賴床”  
  老人都講究分娩后要臥床,怕受涼。不過,產后6"8小時,媽媽在疲勞消除后最好別“賴床”,第二天盡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于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頭也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不妨在產后讓寶寶盡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寶寶頻繁地吸吮、頻繁地產生這種反射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沒有喂奶的媽媽,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妙招四:別當臟媽媽  
  分娩后沐浴,對媽媽來說有益無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陰傷口及周圍的細菌不易停留,還能促進外陰傷口血液循環,有利于傷口愈合。如果是剖宮產,而且采取的是皮膚橫切口、皮下縫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時水是絕對不會進入傷口的。只要在傷口表面敷一塊紗布,不讓水直接沖擊傷口即可。當然,傷口畢竟是很嬌嫩的,所以沐浴完畢后,傷口應該重新換藥,切勿用濕毛巾在傷口上來回擦。  
  妙招五:按摩  
  在產后初期經常按摩子宮底,讓子宮肌肉受刺激收縮,也是刺激恢復的方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3 15:41 , Processed in 0.02778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