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營管理] “露营鼻祖”没能抓住这波风口

[複製鏈接]

299

主題

1

好友

1142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無聊
    前天 11:55
  • 簽到天數: 1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0
    威望
    1142
    主題
    299
    樓主
    發表於 2022-5-23 16:17:40
    尽管露营经济的火越烧越旺,但有着“露营鼻祖”之称的探路者却没能吃到这波红利,不管是营收涨幅还是股价涨幅都比不上同行,并且与自身巅峰时期相比,市值依然少了160亿,营收则有着25个亿的差距。

    去年夏天,生活在云南昆明的方岑已经注意到,市属公园、近郊水库等地方的天幕和帐篷多了起来。打算买帐篷的方岑,在浏览完各大社交平台的分享推荐后,彻底入了露营的坑,短短一年时间,她在露营上花费了3000元左右。

    这个钱还不算高,有着6年露营经历的博主阿蒙,每次要在露营上花销1万元到2万元。“身边一些家底厚的朋友,每年在露营上要花费5万元到10万元。”

    今年以来,要说什么领域最火,那露营一定是其中之一。各大电商公司、旅游公司公布的数据指向一个事实,露营俨然成了新风口。

    “露营鼻祖”没能抓住这波风口,营收丢掉25个亿,市值蒸发160亿
    2022年开年至今,携程平台上露营产品增长率高达800%。在小红书平台上,露营相关搜索量节节攀升,今年五一同比大增746%。天猫、京东上,帐篷等露营所需的产品销售额均出现了暴涨。

    与此同时,想要掘金露营经济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露营相关企业9.3万家,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55.2%。一些上市公司趁着这股东风,股价一路走高。其中,主营帐篷业务,不知名的牧高笛起飞了,短短两个月,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80%,总市值暴增40多亿元至60多亿元,如果与两年前的低点相比,涨幅超过三倍。

    尽管露营经济的火越烧越旺,但被称为“露营鼻祖”的探路者却没能吃到这波红利。营收涨幅、股价涨幅不敌同业的局面,昭示着其还没能重回巅峰时期的荣光。

    “露营鼻祖”没能抓住这波风口,营收丢掉25个亿,市值蒸发160亿
    图源/视觉中国

    财报显示,2021年探路者营收为12.4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6.23%,但与2015年38.08亿元的顶峰相比,依然缩水了近七成,丢了25个亿。今年一季度,探路者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2.12万元,同比下滑25%。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降幅可达到六成,仅有191.76万元。

    在资本市场上,5月20日,受露营概念影响,探路者飙涨20%,每股报收10.2元,但与2015年28.45元的最高峰相比,依然缩水64%,总市值从250多亿元的高点跌至如今的90亿元,蒸发了160亿元。

    探路者也感受到了危机,近期它高调宣布,二季度将主推露营场景,寻求再突破。但曾经的佼佼者还能夺回市场领导地位吗?

    探路者掉队“露营热”
    今年,以短途休闲为主的“精致露营”市场正迎来爆发期。

    B站上, “露营”主题的视频已有7.5万个,播放量达3.7亿次;小红书则发起了“露营季”专题活动。牧高笛、挪客、骆驼、黑鹿等一批户外用品品牌高频出现在分享和推荐中。巨大流量之下,变现肉眼可见。以牧高笛为例,其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已有3.27亿元,同比增加56%;归母净利润3677.39万元,同比增加了73%。

    这当中,却鲜少出现探路者的身影。“按道理来说,露营热中,它应该是一个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这份期待并不夸张。上世纪90年代,凭借一顶手工帐篷,探路者创立,并以此打入了户外市场。随着户外运动在国内逐步兴起,探路者也不断扩张产品线,形成户外服装、户外鞋品和户外装备三条较早发展的业务线。

    2009年,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探路者在深交所挂牌,“开创了中国户外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在当年年报中,探路者如是点明其上市意义。而资本市场也予以热烈回应,探路者股价连年大涨,到2015年每股触及28.45元的最高点,相比上市时股价翻了七倍多。

    而在帐篷的发展中,探路者也颇具权威性。根据官方信息,2000年,探路者制定了帐篷生产企业标准,后被认定为行业标准;在今年,其也以起草人之一的身份参与了国家标准《野营帐篷》的制定中。

    各种意义上看,探路者被称为“露营鼻祖”也在情理之中。但品牌的光鲜资历,却没能转化成市场销售,自2015年以后,探路者的营收不断走低,2017年小幅回升,但依然没能阻挡住下滑的大势。2018年至2020年,探路者营收连续三年大幅下滑。由此,尽管2021年探路者营收回升至两位数,实现12.43亿元,但与2015年38亿元相比,差距依然巨大。

    “露营鼻祖”没能抓住这波风口,营收丢掉25个亿,市值蒸发160亿
    图源/探路者官网

    聚焦帐篷测评的阿蒙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自己没有使用或测评过探路者的相关产品。他解释,测评产品的挑选主要基于用户喜欢。例如,他在最近拿到的一个较为冷门的品牌,就是由于很多人的询问和留言而关注到的。

    而回忆起为露营做攻略的过程,方岑分析,帐篷的颜值是挑选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功能性和可收纳性。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户外品牌肯定会有某款主打产品被推荐或被分享,通过主打产品,我才会进一步关注到背后的品牌。但在各大社交平台中,几乎没有看到探路者的相关信息。”

    阿蒙推测,对品牌的不熟悉或许是面向的群体不同。“‘探路者’听起来像是徒步爱好者会用到的”。

    正在为十一走贡嘎大环线做准备的孙晴则表示,自己会复购探路者的服装系列,“消耗品不心疼”。但对帐篷,她更倾向于选择被户外大佬或户外俱乐部频频提及的品牌,“‘探路者’缺乏一款做得好的装备”,孙晴沉吟,“口耳相传的那种”。

    上述种种,或与探路者品牌建设放缓有关。今年1月,探路者发布公告称,终止“DISCOVERY EXPEDITION 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下称“DX募投项目”),据悉,该项目拟建设直营店铺和加盟店铺共536家。疫情影响下,项目推进缓慢。探路者认为,若继续实施,建设成本较高,未来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探路者曾一口气终止了“绿野户外旅行 O2O 项目”“户外用品垂直电商项目”“户外安全保障服务平台项目”,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入 “DX募投项目”中。而今,随着这一项目也宣布终止,剩余募集资金及尚未明确用途的募集资金6.76亿元全部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不止是新开门店计划流产,其关闭的门店数量也在增加。年报披露,2020年和2021年,探路者合计关闭门店174家和213家。报告期内,其经营的连锁门店由2020年的999家降为2021年的786家。在“精致露营”兴起的这两年,探路者的市场收缩态势明显。

    而从更大范围来看,这个收缩趋势也由来已久了。2015年,探路者门店数量一度达到1455家。6年时间,探路者的门店总数已近腰斩。

    因此,与露营市场火热相对应的是探路者冷淡的业绩表现。今年一季度,探路者营收2.11亿元,同比增加14.42%,但体量却不及牧高笛,也不及其自身最高峰时的营收。同时,其净利润反而同比下滑25.48%,为822.1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指标降幅甚至达到了六成,不足200万元。

    围绕其业务发展的诸多问题,《财经天下》周刊联系探路者,对方回复称,目前处于居家办公,暂时不接受采访。

    主业“走神” 多元化失利
    探路者错失风口并非一时疏忽、一日之寒。

    早在2012年初,探路者定下多元化战略后,不断在市场上进行商业投资与并购,其在户外市场上的注意力反而被分散了。

    2015年的扩张动作颇具代表性。这一年,探路者与360下属子公司、孙波分别合资成立野玩科技公司和北京探路者冰雪控股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年初,探路者体育产业并购基金设立,并在日后完成了对乐动天下、Fittime、奥美健康以及冰世界等重点项目的投资。

    探路者还进军了旅游领域,在已投资了新加坡在线旅游平台Asiatravel、中国老牌户外活动网站绿野的基础上,又将易游天下74.56%的股权收入囊中,2015年7月,易游天下开始纳入探路者合并范围;同年12月,探路者以持有“极之美”的全部股权增资“行知探索”,并在2016年获得后者21.08%股份。

    至此,探路者旅游、体育和户外用品三大版图业已搭建。不过,新增业务并未获得预期效果,主营业务反而失守了。2016年至2018年,探路者户外用品业务营收持续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5.23%、16.72%、5.85%。旅游板块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亏损,合计亏损约6000万元。体育业务的经营并未具体透露。但在2017年年报中,“逐步剥离及退出与户外主营业务不相关业务”已明确列入下年的发展规划中。

    “四处开花”的多元化战略也已经严重拖累探路者的发展。2017年和2018年,探路者营收低迷,分别亏损8485.38万元、1.81亿元。连续两年亏损也迫使它走到退市边缘。

    2019年,为了“保壳”,探路者压缩非主业业务规模,出清部分股权,影响归母净利润3114.04万元;处置自有闲置房产、电脑等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净额3626.9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关闭240家门店。

    一系列“卖卖卖”举措后,尽管探路者成功扭亏,但其主业营收仍在减少。2019年年报显示,探路者户外用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67%,其毛利率也降至42.47%。而十年前,上市之初,户外鞋品、户外装备和户外服装的毛利率水平还在46%和48%上下浮动。

    不断走低的户外用品业务收入和毛利空间,意味着探路者品牌影响力在下降。从“买买买”到“卖卖卖”,几年时间倏忽而逝。但回过神的探路者发现,户外市场的竞争已不同以往。正如前述消费者方岑的感受,“听说过这个老品牌,但感觉和我没有太大关系”。

    如今再看,2012年的一张反对票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彼时,探路者的第二届董事会上,《关于投资设立Discovery新品牌合资公司的议案》以4票赞成、1票反对、0票弃权获得通过。投出反对票的正是创始人之一王静,这也是探路者上市后的首张反对票。

    公告中,王静给出了两点意见,第一,公司现阶段应集中资源专注于探路者品牌业务的建设运营,不断提升探路者品牌的美誉度和产品的专业性;第二,由于新公司运营的全新建立,会使探路者公司高层分散精力。“个人意见目前尚不宜大规模投入资源拓展新品牌业务。”

    这张反对票并没有起作用。那时,王静已淡出公司管理。据媒体报道,从手绘第一个公司logo,亲手缝制第一顶帐篷起,王静与丈夫盛发强一同经历了探路者从无到有的艰辛。“我负责生产,先生负责品牌营销”,王静在此前采访中表示。2004年,探路者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但由于“夫妻店”的弊端暴露出来,王静最终被迫淡出。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 23:49 , Processed in 0.02279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